【網上營銷】探索新出路 | 國內億萬母嬰市場的未來及發展

2022 Sep 29

世代更替,育兒主力人群開始以90後、95後為主,尤其在國內三胎政策發佈後,生兒、育兒等理念也開始發生變化。

 

回到90年代,當時國內母嬰市場的渠道較為單一。如今,已為父母的90後及95後在育兒方面有著更多元的消費需求。於此背景下,中國母嬰市場進入「新消費」階段


回觀2016年 - 2021年,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增長狀態,消費比例隨之增長,其中以孩子消費支出比例佔高,2021年中國母嬰消費金額更是高達34591億元,未來中國母嬰市場仍保持穩定增長趨勢。


(數據來源:艾瑞咨詢)


中國母嬰市場在近年增長迅猛,其原因與國內陸續開放二、三胎政策有一定聯繫,大多數「新興家長」多為二、三胎,加之初為人母的90後、95後孕媽在消費上有著更主觀的理念,渴望在物質上給予孩子更充足的保障。


面對寶媽更多元的需求,母嬰品類技術迭代,標榜著「升級」的母嬰產品迅速受到寶媽們的注意。以奶粉為例,市面出現了主打「有機專利OPO」為升級賣點的品牌,以「更接近母乳脂肪結構」和「更多易於寶寶吸收」的優勢,在極短的時間裡霸佔寶媽的「必買榜單」。


(網上圖片)


除了在「賣點」上直擊寶媽痛點外,品牌方在銷售渠道上亦下足功夫。時下寶媽在消費選擇上有著更豐富的渠道,且大多是通過網路渠道、社交平台等方式獲取商品訊息,品牌方深諳這點,故結合線上、線下母嬰渠道,帶來更全面、更沉浸式的消費體驗,更大力度提供商品曝光率。


縱觀寶媽們喜歡的社交APP渠道,以下列兩款APP最受歡迎:


抖音

(網上圖片)


近年來,短視頻備受年輕朋友追捧,越來越多的品牌結合短視頻探索行銷新模式,打造集豐富化、生動化和專業化的短視頻內容吸引寶媽,並取得可觀的成績。如今,抖音平台逐漸成為母嬰行銷的主要陣地,2019年12月抖音母嬰內容視頻數超5457萬,內容播放量超609億。而抖音母嬰經營類2022年1-6月同比增速高達315%,是同時期抖音電商大盤同比增速的2.1倍。


小紅書

(網上圖片)


與抖音平台不同,小紅書是母嬰消費群體分享經驗的首選地。憑藉親密、真誠等特點,許多新手爸爸媽媽都通過小紅書作攻略,像是日常有相關的育兒經驗疑惑時,大多通過該平台進行搜尋。


(圖片源於小紅書商業數據平台)


放眼母嬰市場未來發展,其存在的商機巨大且無法預估。面對這番機遇,香港品牌方如何順利打入內地市場,牢牢抓住商機?Madcradle Online擁有多年內地數字行銷的豐富經驗,善用多元的平台渠道並結合富有前瞻性、針對性的行銷方案,提高品牌曝光度,令品牌快速搶佔市場流量風口,成功進軍內地市場



國內營銷工作坊

掌握營商未來:數據分析助你線上線下全渠道營銷


獲香港互聯網及電子商務發展協會邀請,我們聯同電商運營顧問-芽芽寶貝,為大家帶來跨境電商行銷的實用技巧,並教您如何在多變的商業環境中應用。如您希望將公司轉型成跨境電商作為第一步,歡迎前來討論激盪更多不同想法。

【掌握確保顧客忠誠度的關鍵-數碼營銷】

跨境電商的入場門檻較傳統實體店低,但同時顧客的流動性較高,對品牌的忠誠度亦相對較低。確保銷售額成各電商的難題,而通過數碼營銷樹立與別不同的形象或成解決方法之一。 過去電商商家營銷只看重「三流」,分別是人流,物流和金流。但隨着大數據的興起,資訊流成為了行銷新關鍵。清楚了解客戶消費習慣、能力或區域等等因素,結合資料作數碼營銷,讓產品精準命中目標潛在客群。


【全渠道營銷將客流轉為現金流】

電商透明化的特質令商家們競爭十分激烈。在現今客戶需求帶動企業優勢的零售市場中,銷售規模變得個體化。因此,如何了解客戶需要,讓顧客認識自身品牌優勢為在白熱化的市場中為脱穎以出的關鍵。電商們可用具創意的影片吸睛,將客流轉換成實際交易額!

報名國內營銷工作坊

留意更多網上營銷資訊及最新消息

【營銷資訊】Threads廣告功能正式登場!
2025 Apr 28
Meta最近宣布,Threads的廣告功能已擴展至包括香港在內的多個全球市場,這一舉措將加劇Threads與X兩大平台的競爭。合資格廣告商可通過廣告代理商使用Threads的廣告功能及顯示位置篩選工具,這些工具預設於Advantage+或手動版位廣告中。今年初,Threads已在美國和日本市場進行廣告功能測試,結果顯示精準定位的廣告能有效提升品牌互動率。Instagram負責人Adam Mosseri在Threads上表示,廣告將更廣泛地出現在平台上,以提升用戶整體體驗,並將持續收集用戶意見。
【講座回顧】五一黃金周專題講座:內地網紅營銷與高鐵12306廣告策略
2025 Mar 27
講座中,Madcradle Online的國內營銷負責人Wyman分享了有關訪港旅客數據,內地訪港遊客仍佔76%之多。雖然國內旅客對出行消費變得審慎,但對於香港的醫療、藥品、保健品和銀行金融業仍然保持著信任與偏好。許多旅客在出行前積極透過小紅書尋找相關資訊,並利用中國鐵路12306線上票務平台進行訂票訪港。 我們也很榮幸邀請到12306的獨家代理商的Seanan,分享針對黃金周的促銷活動與策略。特別針對銀行金融和零售業,Seanan介紹了多項行之有效的做法。值得一提的是,許多品牌,包括零售、銀行金融業和醫療服務,已經在12306上投放廣告,準備在黃金周期間吸引內地遊客的目光。
【營銷資訊】BUD專項基金與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的優化措施
2025 Mar 18
繼創新科技署日前宣布停止接受「科技券」(TVP)的申請後,工業貿易署於3月13日宣布,針對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BUD專項基金)以及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EMF)推出優化措施,以更聚焦和可持續的方式支援中小企業。新措施自3月14日零時起適用於接獲的申請。
【活動回顧】中國消費品博覽會(CCF)啟動
2025 Mar 10
中國消費品博覽會(CCF)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正式啟動!這是一個展示中國品牌、推廣優質消費品的重要平台,也是企業家們交流合作的絕佳機會。此次博覽會聚焦於消費品行業的創新和發展,吸引了眾多國內外企業參展。展出規模達到100,000平方米,參展品牌超過5000個,吸引超過80,000位專業參加者和1200間參展企業。展會期間還舉行多場主題論壇和活動,為行業深度交流提供機會。我們的Vizz Digital Group 域思集團總監Luke Chu以香港互聯網與電子商務協會(Hong Kong Internet & Ecommerce Association)主席的身份受邀出席了「中國品牌出海」的研討會。
【營銷資訊】2025 - 26 財政預算案懶人包:政府對企業的資助計劃
2025 Mar 3
在2025 - 26 財政預算案中,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對「BUD專項基金」和「市場推廣及工商機構支援基金」的資金注入、提升中小企業的融資支援、推動電子商務和人工智能的發展、吸引國際文化藝術活動,以及支持智能製造和創新科技的生態系統建設。企業若能充分利用這些資助機會,將能更有效地應對市場挑戰,實現升級與轉型。為此,我們特設的中小企支援小組提供免費諮詢服務,協助企業評估網上推廣資助基金的申請資格。我們幫助企業掌握各種資助計劃,並根據需求制定網上推廣策略,包括搜尋引擎廣告、橫額廣告、影片廣告、社交媒體推廣以及網站和網上商店設計等,助您在香港、中國內地及亞太地區尋找更多商機,獲得最大的廣告回報。
【?? 創意 ✕ 互動體驗 ✕ 小紅書數據分析】智能營銷講座圓滿結束!感謝每一位親臨現場參與的客戶朋友!
2025 Feb 27
此次講座由Madcradle Online與我們集團Vizz Digital Group旗下的Mosaic、MGV Innovation強強強聯手,深入淺出地分享了2025年AI創意生成工具及作品、如何將AI元素融入互動體驗、利用AI數據分析優化小紅書內容營銷及篩選網紅等。講者Justin 、Sandra和Wyman均透過一個個真實且成功的案例,分享各自在 #AI營銷領域 的探索與心得,讓大家對如何將AI融入營銷工作有了更清晰的思路。
【營銷資訊】2025 - 26 財政預算案懶人包:經濟穩定增長與創新科技產業的重點發展
2025 Feb 26
在當前的宏觀經濟背景下,同時憑藉啟德體育園正式開幕、重點企業的進駐以及一系列推動經濟加速發展和吸引更多旅客來港的盛事活動,企業可及時調整自身的營銷策略,緊緊抓住經濟增長所帶來的消費升級機遇。品牌亦可透過盛事活動,加大品牌建設和市場推廣的力度,通過舉辦線上及線下的體驗活動、投放網上廣告、開發新平台如小紅書、Threads、12306高鐵廣告,及透過網紅推廣,吸引消費者的關注以及更多旅客來港,進一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從而擴大市場佔有率。
【營銷資訊】Instagram即將推出Edits應用程式 測試新AI功能
2025 Feb 11
隨著TikTok在美國的形勢,Instagram似乎努力吸引TikTok使用者,並計劃推出新影片編輯應用程式—Edits。 Edits提供類似CapCut的功能,並成為IG生態系統中的影片創作與編輯平台。Instagram已率先公佈一些即將推出的生成功能,包括AI生成的背景編輯和靜態影像動畫功能等。
【營銷資訊】AI時代下的品牌互動
2025 Jan 22
早前Meta計劃在其平台上推出「AI用戶」(AI Profile)🤖,這些虛擬角色能夠建立個人檔案、發佈內容,並像真人一樣與其他用戶互動。這意味著用戶將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交流,為社交互動帶來新的可能性,同時帶來新風險。此舉及後引發了廣泛的批評,令人擔憂這種AI技術的影響,認為社交媒體上充斥著AI用戶會削弱人際間的真實互通連接。Meta更在反對聲浪加劇後急忙刪除其AI用戶。